• 无障碍浏览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94208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全方位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和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文章来源:铁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添加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阅读:

      关于全方位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和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编号:942080 提案人:吴志强、赵春惠 

      提案时间:2025105日、20241129

      关于全方位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食品安全关乎广大民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对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当下,尽管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竭力付出,成效初显,但问题仍未杜绝。从农药残留农产品、非法添加的加工食品,到糟糕的餐饮卫生状况,诸多乱象牵动人心,亟需强化监管、完善体系,守护百姓“舌尖安全”。

      一、存在问题1、食品源头污染严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如一些蔬菜基地周边土壤积聚多种农药,产出蔬菜有隐患。禽畜养殖兽药滥用,抗生素残留威胁消费者健康,催生耐药菌,影响公共卫生。水源污染危及食品原料供应。工业废水违规排放污染水源地,造成农作物、水产品重金属超标。2、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隐患大量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条件简陋,缺卫生防护与质量管控体系。像部分糕点小作坊,防尘、防蝇差,原料乱堆,产品质量堪忧。不法商家逐利,在食品加工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或滥用添加剂。从三聚氰胺奶粉到违规添加罂粟壳的火锅底料,严重影响人民健康。3、餐饮服务环节乱象丛生小餐馆、路边摊卫生恶劣,厨房油污多,餐具清洗不规范、不消毒,还重复用一次性餐具。街头烧烤食材露天摆,沾灰尘病菌,炭火烤制产生有害物质附着食物,食客易病从口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缺失,部分患传染性疾病者未依规调离餐饮岗。小型餐饮店雇人不重健康证,日常健康监测不力,加大食源性疾病传播风险。

      建议1、强化源头治理加大农业生产者培训,办培训班、发资料,普及科学施肥用药与绿色防控技术,鼓励物理、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同时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为生产主体建档,记录农药、化肥使用,实现全程可追溯,问题发生能速锁源头。强化水源地保护,严控工业废水排放,提污水处理标准,严惩违规排污企业,令其不敢、不能排污。定期测水源水质,保灌溉、养殖用水达标,为食品原料生产供清洁水源。2、严格食品生产加工监管抬高食品生产企业准入门槛,严格审核新办企业厂房、设备、人员资质,不符标准坚决不发证。对获证企业,增日常监督检查频次,不定期抽查与飞行检查结合,聚焦生产环境、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发现问题限时整改,严重者吊销许可证。严控食品添加剂与原料,立严格进货查验制度,要求企业正规采购、留存凭证与检验报告。严惩非法添加,提高违法成本,形成震慑。鼓励企业研发新技术、新工艺,用天然安全原料替代风险添加剂,推动产业升级。3、规范餐饮服务行业强化餐饮单位卫生监管,制定详细卫生标准,涵盖厨房、餐具、食材储存各方面,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定期量化分级评定并公示结果,引导消费者选卫生好的餐厅。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小餐馆、路边摊,改善卫生,对拒不整改或不达标的坚决取缔。严格餐饮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要求持健康证上岗、定期体检,建健康档案跟踪状况,发现患传染性疾病等不适人员立即责令离岗。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人员安全意识与操作规范水平。4、加大食品安全违法打击力度健全食品安全综合执法机制,整合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力量,协同作战,加强信息共享、执法协作,联合打击违法行为,实现从源头到餐桌全链条无缝监管。加重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惩处,提高罚款数额,情节严重依法究刑责,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同时设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监督,对举报属实给予物质奖励,凝聚社会共治合力。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从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到非法添加的加工食品,这些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食物的来源也变得复杂。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许多食品在生长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此外,加工食品中也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和防腐剂。这些物质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我们的饮食习惯决定了我们每天摄入的这些有害物质的数量,这不仅影响我们的健康,而且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饮食占据了极大的比重。从早上的早餐,到午餐及晚餐,再到午夜的零食,饮食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然而,伴随着这样的日常习惯,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在这个议题上,我提议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护我们的饮食安全。

      一、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与时俱进修订和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细化食品安全标准,填补法律空白,使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实行重罚,从法律层面形成强大威慑。二、强化全程监管建立覆盖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储存、销售等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加强源头监管,严格把控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的农药、化肥、兽药等使用标准,规范产地环境监测与管理;在生产加工环节,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要求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生产标准和工艺流程;在流通销售环节,加强对市场、超市、餐饮企业等的监督检查,规范食品储存和运输条件,确保食品在整个供应链中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三、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广应用先进、快速、精准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建立多元化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除了官方检测机构外,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提高检测效率和覆盖面。加强对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检测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抽检,并及时公布检测结果,让消费者及时了解食品安全状况。四、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与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将食品安全知识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食品安全意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消费常识,曝光食品安全违法典型案例,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和消费食品;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五、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与追溯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与追溯平台。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录入平台,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消费者可通过扫描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等方式,查询食品的生产源头、加工过程、流通环节、检测报告等详细信息,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监管部门也可借助该平台及时掌握食品安全动态,快速定位问题食品,实施精准监管和召回措施。六、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我们应该教育公众了解健康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来改善健康。此外,我们还需要推广营养均衡的饮食观念,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

      A1

      同意公开

      对市政协次会议

      942080号提案的答复

      吴志强、赵春惠

      你们提出的关于全方位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提案》、《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两位委员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你们提出的《关于全方位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提案》和《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提案》对提升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落实监管责任,保障全市人民的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您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结合市场局的工作职责和当前工作实际,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

      一是严把食品生产企业准入关。严格审核新办企业厂房、设备、人员资质条件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风险等级进行动态调整,根据风险等级确定检查频次,不定期抽查和双随机抽检检查相结合,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的监督检查力度。二是强化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并有效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促企业加强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设备设施清洁保养、食品标签标识、出厂检验等管理落实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管理规范,指导小作坊加强人员培训,改善生产环境,提升小作坊食品品质和安全水平。三是严厉打击“两超一非”、掺杂使假等问题。防止食品生产企业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四是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五是鼓励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录入食品安全信息共享与追溯平台逐步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程可追溯

      二、强化食品流通销售环节监管

      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对许可资质不合格的供应商坚决取缔。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对问题企业或供应商加大整改力度,及时曝光违法企业和产品,维护市场秩序。三是强化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依法严惩,形成震慑。四是加强部门协作,与卫生、农业农村等部门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升监管效率。

      三、加强对餐饮行业经营主体的监管

      一是把好入口关。对餐饮行业的经营主体资质要严格把关,严格按照核查标准和要求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经营范围守法经营。二是严把采购关。采购食材要选择合法有资质的供货者,做好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台账记录、留存购货凭证,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有毒有害、来历不明、超过保质期的食材。三是配齐配全相关设备。餐饮经营单位按着实际需求配备足够的冷冻、冷藏、保洁等设施设备,定期维护,确保正常运转。配齐“三防”设施,确保病媒生物得到有效防制。四是加强对餐饮具清洗消毒。餐饮经营单位要配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餐饮具按“一刮、二洗、三冲、四消、五保洁”要求规范清洗消毒,消毒后的餐饮具存放在专用的密闭保洁柜内,保持清洁干燥。五是把好贮存关。餐饮经营单位要把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分类、分架存放,保持整洁。散装食品加贴标识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的标签。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做到先进先出,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霉变生虫的食品。六是加强人员管理。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要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从业人员不得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化妆、不佩戴首饰,要按照岗位要求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并定期更换。

      四、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能力

      铁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与省市场监管部门沟通,帮助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争取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实施后,将改善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检验环境条件、提升仪器设备档次,将补齐食品安全监管常规检验检测基础设施短板、提升食品安全快速筛查能力、促进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和特色产业发展,为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铁岭市、县两级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招投标管理办法,自2019年以来,每年都面向社会开展食品抽检招投标工作,与多家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共同建立了多元化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相关承检机构分别承担并完成了该年度中央转移支付、市、县两级抽检监测任务,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进一步保障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对食品安全抽检承建机构培训管理。组织域内食品安全抽检承建机构参加省市场监管局、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检验检测联盟等机构组织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规范》等培训,提升抽检人员的能力水平,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二是强化对食品安全抽检承建机构能力考核。按省市场监管局统一部署,通过盲样考核、留样比对等方式,提升检验检测人员的能力水平;通过聘请专家实地考核、飞行检查等方式,对食品安全抽检承建机构能力进行评估,确保抽检数据及时、准确、可靠。

      科学制定年度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计划,细化市、县两级分工,均衡推进月度、季度抽检任务,按照“谁组织、谁公布、谁负责”原则,把握“时、度、效”等抽检信息公开有关要求,主动公布食品安全抽检结果信息,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食品安全状况。

      五、加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建立健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安全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农业、卫生、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对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从重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与宣传,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落实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