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94205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预制菜监管的建议
文章来源:铁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添加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阅读:
关于加强预制菜监管的建议
编号:942057 提案人:徐曙光提案时间:2024年11月13日
目前,预制菜在我国迅速兴起,占领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新兴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这一行业扩张过快,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消费者知情权问题。许多餐饮企业、外卖行业大量使用预制菜,但没有事先告知消费者。二、产品质量问题。包括食材不新鲜、偷工减料、图文不符等,消费者的满意度较低。三、食品安全问题。预制菜保存运输过程较长,需添加大量的防腐保鲜剂和多种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危害很大。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生产企业、加工企业没有尽到守法经营的义务,消费者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二、没有统一行业标准,预制菜产品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三、缺乏监管,查处不严。不法企业、不良商家的违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乱象频发。
即便是合格的预制菜也没有新鲜现制的菜品质量好、口感好。那些不良商家使用不合格预制菜二次加工制作的堂食或者外卖的食品,其质量和安全问题非常严重。现在外卖的消费主体主要是青少年和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体健康遭受如此巨大的风险是不可接受的。劣质有害的预制菜不仅严重冲击了守法经营者的市场份额,还带来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必须加强监管,刻不容缓。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规范标识,保证消费者知情权。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预制菜,必须在包装上作出明显标识。使用预制菜二次加工的食品,必须提前告知消费者。二、加强检查,保证消费者健康权。对本地市场流通使用的所有预制菜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查,无论是直接销售还是二次加工的都要无死角监控。对无产品标识、不事先告知消费者的,对产品质量不达标、以次充好的,对添加剂超标、配料表造假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三、统一标准,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制定预制菜的行业标准,统一生产和运输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A1
同意公开
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
第942057号提案的答复
徐曙光: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预制菜监管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预制菜行业监管工作的关注与建议。您提出的消费者知情权、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问题,确实是当前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中需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我局高度重视您的提案,现就相关工作情况回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预制菜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在加快制定预制菜的国家标准,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并提出要完善标准体系。
一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定义范围。预制菜界定为“以食用农产品等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得添加防腐剂”。强调“预加工”需包含搅拌、腌制、炒制等工艺,仅清洗、分切的净菜不纳入,并排除主食类产品(如速冻面食、方便食品)和中央厨房现制配送的菜肴。明确禁止使用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鼓励采用气调保鲜、高压杀菌等非化学防腐技术。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如净菜、半成品)不纳入监管范围,因其符合餐饮食品安全法规。即食沙拉、速冻面米食品等已执行现有标准的品类不重复监管。
二是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覆盖生产加工、冷藏冷冻和冷链物流等环节,明确规范预制菜食品安全要求。推动研制预制菜术语、产品分类等质量标准。同时,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三是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管控,严把原材料质量关,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
四是我们一定加大对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尽管食品安全法没有针对预制菜制定相关的处罚条款,但我们也绝不会纵容产品质量不达标、以次充好,对添加剂、配料表造假等行为发生,我们发现一起严厉处理一起,并在媒体曝光。
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制菜》,计划2025年底发布,我局将时刻关注国家层面制定的标准动态和规范性的执法检查制度性文件,按国家标准严格落实监管工作。并向省局建议参照广东省推动起草《预制菜术语及分类》地方标准。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欢迎继续对市场监管工作进行监督,共同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